2021-06-08
来自总经理的一封徒步日记(2)——广州旭箭果业有限公司
这是一篇来自总经理梁总的敦煌戈壁徒步日记,5月29日梁总远21年6月8日赴敦煌参加了黑马体育第三届企业家88公里戈壁挑战赛,记录下敦煌之行的收获及感悟,与大家分享。
一、时势造就一切
“丝绸之路”肇始于西汉公元前138年,盛于隋唐,没落于明清,作为丝路上重要的中转点敦煌,就像今天的香港,见证了历史的变迁和2000多年封建王朝的更迭。信步在党河畔,不由感悟到万物的兴衰皆由其道,一切皆因社会发展的需求,时势能造就一座城市,造就一个人,我们能做的就是读懂其中的规律,顺势而为。
今日的敦煌,沿着党河而建的现代都市高楼林立,街道鳞次栉比,其繁华程度远超过往的任何一个历史时期。这得益于背后强大的国力,富足的国民。千年的文化遗产得于妥善的保护和传承。生活在喧嚣的沿海都市,渴望西部文化圣地的财富宽裕者,纷纷开启了西部的文化,宁静之旅。科技的进步,玄奘之路已无需重走,远处的驼铃声也早已封存在历史的记忆里,但体会玄奘精神则是踏上河西这片土地上的核心意义。
敦煌文化的朝圣者,戈壁的向往者,美丽月牙泉的观星者,相继来到这个河西走廊的要塞之地。莫高窟壁画前的艺术启迪,感悟2000多年丝路厚重的历史力量,月牙泉畔去体验沙漠绿洲的天然之美,鸣沙山的锣鼓声,这一切都是那么的和谐,浑然天成,构成一幅幅奇美的大漠敦煌画卷。
二、千年莫过于弹指之间
莫高窟,始凿于十六国的前秦符坚时期,鼎盛于唐朝,乐尊和尚的道场,是民间开凿的石窟文化。它的发展得益于丝路风险的不确定性和沿途的艰难险阻,商贾们需要在这漫无边际的戈壁和沙漠里寻找自己走下去的勇气和精神支柱,以佛教为载体的莫高窟因此应运而生,它的形成和发展地充分适应了当时的社会需求,一切都是时势选择的结果。作为世界级文化遗产的莫高窟背后的力量远不止于此,石窟上的壁画千年依存,古印度,罗马,欧洲等国的文明在此开放的环境下得到融合和发展。存形莫善于画,通过一幅幅壁画我们得以重温不同历史时代的建筑艺术、民俗、经济和精神追求以及信仰。
沧海桑田,1600年多的莫高窟见证了不同朝代的更迭,物是人非,笑佛仍在。在莫高窟里感悟到的不光是历史文化、精神力量,更大的触动还是千年不过是一瞬间,人的一生在历史的长河里更显得如此的短暂。在这么大的格局和空间里,我们学会了放下,不再过度苛责王元禄,也不会再过度地记恨斯坦因,一切一切的发生都是历史的必然。国家的力量强大了,疆域里的一切都会得到充分的保护和传承,个人强大了才能具备更高的认知和识别能力,强弱之势的转变皆有因果。
三、徒步也是一场修行,做最好的自己
每个人都怀着不同的预期来到戈壁,有为冠军而奋力冲刺的,挑战自我体能极限的,打酱油的,提前已做好如何上车攻略的......其实戈壁之行就像我们的人生,出发和终点都是一样的,但沿途则各自收获了完全不同的精彩。大家从第一天上午的健步如飞,谈笑风生到第二天下午的驻杖前行,满脚的水泡加上能量快要烧光的亚健康躯体。特别是午后,被烈日炙烤得冒烟的黄沙,在这恶劣环境的摧残下,有的戈友一看到救援车就会动了上车的念头,这时支撑自己走下去的不外乎就是队友的一句价值千金的鼓励 “加油,你行的!”。不得不感慨与谁前行将大大影响你最终的结局。
我出发戈壁的目的很简单,做回最好的自己,愉快地走完这88公里,同时不忘欣赏沿途的风景。第一天鬼斧神工的雅丹地貌,依水而生的绿洲,古匈奴的牧场,第二天的踩得咯吱直响的漫漫黄沙,一望无际的无人区,第三天带着冲刺喜悦欣赏着远处依稀可见的白雪皑皑的祁连山脉。更重要的要好好体会了一番在苍凉戈壁下一人独行的感觉,享受了这份没有手机干扰、工作邮件、生意盈亏的寂静。这三天两夜的苍凉戈壁之行是极其美好的、完全是一段无为之旅,收获了美景、宁静,好好地聆听了自己的脚步声。
疫情暂时让我们不能走世界,但这2年来国内文化的探究之旅,高原,沙漠的徒步让自己的精神和认知宽度得以延展,重新以新的视角去探究了5000年的华夏文明,让自己深深感悟到加强底层文化基因的建设比掌握任何一项技能更重要。徒步也让我明白了,想要活就要动起来,包括身体、思想。